這篇分析文章,強調甘迺迪總統演說時的三大特色:
1. 喜歡用「對比法」,平均39秒一次。例如:「如果一個自由社會無法幫助居於多數的窮人,就無法確保居於少數富人的安全」。這裡就是窮人vs. 富人的對比。演說中充滿了這種對比方式,或是共多的「排列式」,「為了確保自由的存在與成功,我們會願意付出任何代價、面對任何困難、承受任何重擔、支持任何朋友、對抗任何敵人」。
2. 「擬像法」,就是以一些具體事物來表達抽象的概念。譬如「人權並非國家的施捨而是來自上帝之手」,這有助於幫助人們不僅理解意思,而且在聽到演說時,把圖像帶到腦海中,會更有印象。
3. 注意聽眾的組成。這篇演說能流傳這麼多年,不僅是對國內民眾說話,還在跟世界說話,掌握了電子媒體的性質。
作者也提到,每個演說家的風格不同,歐巴馬喜歡運用小故事,甘迺迪則善於利用對比、擬像等方式。不過,我覺得以文采的角度分析,固然有趣,但是還是把整篇文章降低了層次。不是說這些技術不重要,可是,光只是推崇這些技術,這不是說話的真正用意。真正用意,在於甘迺迪總統借用這種重要講話的場合,給予人們一個新的方向與激勵民心。我想這才是重點。捨棄了這一個層面,那麼就沒有政治意涵了。
而且過於華麗的詞藻,會讓演說過於矯揉,像詩一樣,這是亞里斯多德也曾告誡的。兩者的性質畢竟不同。這是一篇政治演說,不是一般散文,更不是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