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6日 星期六

寫作的障礙

來英國這一趟,終於發現其實自己的個性是外向的。我很需要朋友,很怕寂寞,也很喜歡在台前說話,當然,是真的有話可說時。自己一個人時,我會覺得很無聊,也不知道該做什麼。過去的生活中,充滿了工作、學業與家庭,我很有自己的時間,也常會渴望自己的時間,所以一直以為我可以獨處得非常愉快。

人到中年,開始認清自己的局限,應該是件好事情。也沒有那麼想再改變,或強迫自己學習,這就是我。我指得是不要再迎合別人的觀點,不要再做一個符合政治正確的人,而能在更為短促的人生中,好好說一些自己真正想說的話,想做的事。而不是隱藏或掩飾,因為這種虛假,常常也讓我無言,只是為了活著去迎合。

不過,對於獨處,我對於寫作一直情有獨鍾。每個人記錄生命的方式不同,或者體驗生命的方式不同。對於我而言,寫作是一種證明我活著,或者讓我的生命能夠有更豐富意涵的展現。因為行動本身需要靠言說展現意義,同樣的一個動作,可是若透夠透過言說解釋、闡釋,整個行動開始有了新的意義。當然,不否認有時言說會有欺騙的時候,但是言說也有自已的運行規則,譬如一致性、需要說明等等。

可是在寫作上,我也常有兩種困境,使得我常常保持沈默,特別是在政治立場上。我周遭許多人都是自由派,我確是個在許多方面是保守派的人。當然,我深知保守派的問題,包括言行不一(保守派的許多人都有外遇、酗酒、好賭),守舊等。不過,有些論點上,我也不是一般歸類的保守派,譬如對於同性戀婚姻上。又譬如對於進步的信念,我卻又是一個進步觀、科學觀、現代化論者。有時對於科學、進步與文明有一種傻傻的迷信,這其實也是非常不保守的。所以嚴格來說,我還不能歸類為保守派。

甚至,我也發現自己寫作的第三個困境,就是思考還不過周延,所有沈默,有助於躲避。不過,後果也是自己的思慮就越來越模糊了。就這樣得過且過。我很佩服一些敢在立論上挑戰的人,這種競爭性,迫使他們不斷的思考,不斷的精進自己的論點,甚至更洞悉不同觀點。我很佩服這種人,在思想上的勇於挑戰,讓自己的想法更有道理。

慚愧的是,我自己其實努力在這一行,走了很久。包括政治哲學、政治修辭,其實都是在幫助我如何想得清楚、如何說得清楚。所以,我想說,「古之學者為己」,其實我也就是在解答、彌補自已的不足之處。

為何我要讀第二個博士,因為我太笨了,一個不能讓我變聰明。

因此,在寫作上,因為我的立場是偏保守的,與大家的意見不太一樣,所以我保持沈默。有時甚至迎合大家的觀點。但是這種隱藏,並沒有真正改變我的立場或者偏見,而往往只是讓我的偏見,自以為是而已。所以,我覺得在我步入中年之後,我覺得不能讓自己再得過且過了。應該要有勇於犯錯與修正,當然也可以擇善固執,而不是隨波逐流。

過去努力做一個大家喜歡的人,現在努力做一個自己喜歡自己的人,當然若有少部分人欣賞,我也會發常高興。

在政治立場上,我也有一個很大的困境。我一直也不喜歡談自己的政治立場,我想這是許多台灣人都有的傾向吧!為了避免紛爭,我會掩飾自己的立場。不過,事實上,我想這種隱藏,也只是堅持自己的偏見而已,不再去進一步分析。我不否認,有時候正因為情感性的依附,所以似乎是用話語說不出來,甚至沒有道理的。而有的時候,這種情感也是因環境而異的。譬如,我對於中國文化與歷史,非常有感情,對於中華民國也非常有感情,十次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國之類。這些本來可以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這些變成了很奇怪的事。於是乎我開始無言了,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主張與道理。原本是一個自我認同的對象,反而成為努力去隱藏,或者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表達的一種主張。

隨著年紀的增長,慢慢知道這種隱藏,不是真正的我。 特別是在國外時,我開始更深刻知道自己的身份認同,與想要表達的自己。暫時脫離了原來的環境,我可以重新面對自己,面對想要的身份。當然,我不否認在回去原來的脈絡之後,會不會又開始無言了。

所以,我想要透過這樣的書寫,讓自己知道與表明。

生命有限,我努力試著符合社會的要求,但是,我怕自己只是隱藏著,而後消失。我想要做一個真正的自己。相信自己的信念,與努力求改變,或許,我不能改變,但至少我有努力過。







。但是,我相信人性的弱點、相信道德的重要性)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good, 加油! John

Yvonne 提到...

“不要再迎合別人的觀點,不要再做一個符合政治正確的人,而能在更為短促的人生中,好好說一些自己真正想說的話,想做的事。”说得真好,学长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