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讀書心得寫作,想與大家分享幾個重點。
在讀書時,一般人可能多以為「讀」,不過就是把書打開來,眼睛盯著看,就是讀了。不過,艾德勒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他指出,我們要想讀的好,必須要能「主動閱讀」。這有點像是接球的捕手,要能掌握投手的細微動作,及早作相對應準備,才比較能接住投手的球,亦即我們才能充分掌握作者想要傳達的意思。艾德勒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前半部,提出許多非常系統的閱讀方式;後半部則是針對不同書籍,提出修正的閱讀指引。該書內容豐富,不易在一、兩堂課說明清楚。因此,經過整理與編修,筆者歸納為閱讀時的「五字訣」:「作、主、理、問、我」,供同學參考運用。
一、作—作者
在閱讀一本書時,一個很好的開端,就是先認識這個作者。作者是誰?一個理論家或實務工作者?作者的學經歷、特殊處境、時代、關懷問題、爭論對象……等等。通常書本的前後封底或是推薦序中,對於作者都會有扼要介紹,可以幫助我們瞭解。雖然孔老夫子曾告誡我們:「不以人廢言」(《論與》‧〈憲問〉),提醒我們還是要專注在話語(文章)本身是否有道理。不過,筆者認為這可以是一個認識作品的開端。作品是人寫出來的,還是很難脫離作者本身的時空背景。
二、主—主旨
我們要問: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呢?倘若我們能用二、三句話說明整本書的用意,就能夠很快的掌握這本書,其它眾多的訊息都只是在說明、補充而已。
可是我們要如何在閱讀之初,就掌握主旨呢?在讀一本書時,特別是越厚重的書,不要急著一個字、一個字的細讀,而可以先「略讀」,先找出用意與骨架。
通常一個好的作者,在前言或是結論處,會扼要說明整本書的用意。譬如,Tom Kelley的《決定未來的10種人》中,在引言處清楚提到:「《決定未來的10種人》是一本以人性臉譜來探討創新的書。書中所談的是大企業裡的個人和團隊如何進行創新」。
此外,整本書的目錄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透過觀看章節架構,我們更能掌握作者是如何逐步地解釋他的用意。掌握了這些骨架之後,就比較能夠「提綱挈領」地,掌握整本書的內容。同樣以《決定未來的10種人》為例,在章節目錄中就區分為人類學家、實驗家、異花授粉者……等十種角色,也就是上文所說的「人性臉譜」,並分為十個章節個別討論,最後一章則是集大成者。觀看目錄,讓人可以一目了然,知道本書大致在說些什麼。
有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藉由書中的推薦、導讀文幫助我們掌握重點,這特別適合初學者。不過,這些介紹性的文章,也常容易扭曲整本書的用意。在閱讀「經典」時,通常不被認可,因為經典可以詮釋的面向非常廣。所以,只能作初步參考,不能盡信。
三、理—理由
在瞭解作者的用意之後,我們接下來要看的,就是作者提出哪些理由支撐他的用意。我們不能因為作者是權威、專家、名人,就全盤接受作者的主張,我們必須要問:「為什麼?」然後,開始關注作者提出的解釋。
這有點像是在辯論時,作者先提出一個「主張」,然後,他必須提出「論證」(arguments)去證明他說的是對的。譬如,在Jared Diamond的《第三種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中,作者認為人類與猩猩極為相似,兩者差別不大,所以我們應該從動物性來理解人類行為,特別是藉由動物物種間的生存、競爭、演化以及毀滅,來警惕人類不要走向自我毀滅之路。這是作者的主旨,接下來我們要看的,就是作者如何支撐他的主張。作者為何強調人與動物的相似性?作者的「理由」是:人類與黑猩猩基因差異不到2%;人類雖然獨具言語溝通能力,但是動物也有初階的溝通能力;甚至動物也有創作藝術的能力等理由。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找出「理由」,比較適合「論說文」類的作品,文學作品則不適用。事實上,文學作品也通常會有清楚的主旨,雖然在支撐的「理由」上,不會像是論說文那樣的論述清晰。可是,文學作品往往就是由故事情節脈絡來說明。譬如,在張愛玲的〈金鎖記〉,主旨可以說是在描述人為了財富,就如同套上「黃金的枷」,困死自己,也殃及旁人(2010:238-286)。支撐這個主旨的理由是什麼呢?當然就是故事情節了。我們從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描述主角「七巧」,嫁進富貴豪門之後,是如何的受人歧視、扭曲自己的人性,以致於自己成為搬弄是非、招惹人厭之人。而當自己接收遺產,成為富貴之人後,則是擔心別人會貪圖自己財產,對人處處戒備,甚至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的自然情感。因此,文學作品的「理由」並非難找,而是在劇情脈絡之中。而且以故事情節作為說明理由,有時更具說服力,這也是在表達時,可以運用的方式。
四、問—提出問題,前述理由有道理嗎?
作者提出了主旨,說明了理由。接著下一步驟,我們就要質問這些道理是否成立。譬如,理由是否符合事實?與主旨是否有直接相關?有沒有其他相反的證據?甚至作者在推論時,是否違背了一些邏輯上的謬誤。譬如,作者引證的例子是否太少或特殊,就要推導出一個普遍性的命題;作者訴諸專家、學者的論斷,可是,這些權威並非在所有領域擅長或者還有
其他專家有不同意見等。或者作者只是主觀認定,並沒有進一步的說明。
不過,有些書籍提出的理由,過於專業,不是我們可以判斷的。譬如,猩猩與人類的基因差異是否真的非常細微?這類專業判斷,不是專家,不易衡量。因此,在實際情況,我們可以條列出作者的理由,然後在沒有明顯錯誤下,先暫時接受。這也是本課程在實際閱讀這四大領域書籍時,常常會遭遇到的問題。
五、我—與我的關係
我們在閱讀書籍時,除了有趣、好奇等動機,另一個常見的目的,就是希望這本書能提供我們一些「好處」。譬如,我們閱讀勵志類的書,是希望從中獲得積極進取的力量;閱讀歷史類的書,往往希望從中獲得歷史教訓;文學類的書籍,可以擴大我們的人生經驗與豐富想像力;自然科學的書,幫助我們瞭解這個世界,作為日後處事判斷的參考等等。因此,我們會很自然的想問:「這本書與我有什麼關係呢?」
另方面,當我們認真追問這個問題時,我們也會以一個比較積極的閱讀心態,認真關注書中傳達的訊息。有時可能只是一句話或者一段描述、一個故事都可以給我們啟發,讓我們覺得讀這本書是物超所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