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台灣媒體的問題 I
在進入台灣媒體問題討論之前,本文希望先介紹一篇文章,或說一篇演講。是由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發表關於媒體的演說。該篇演說中,將媒體發展對於民主政治的影響,有非常貼切的描述。我們在反省台灣媒體現狀前,可以先討論這篇文章,有助於我們對於台灣媒體亂象的理解。
英國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
回到課程主題。
前面的課程談到媒體對於民主政治的影響與提供的正面功能。我們這堂課要開始批判媒體。我們藉由一位政治人物的切身經驗,來反省媒體對於政治與公眾生活的不良影響。
首先,介紹一下布萊爾。
布萊爾在英國工黨低迷不振時,接下工黨領袖職位,並提出「新工黨」、「第三條路」等政策主張,後來接連帶領工黨打贏三次國會大選。當年陳水扁競選總統時,他的幕僚就是以布萊爾政策路線為範本,當時在台灣也風行一陣。
布萊爾在43歲時就當選首相,並任10年之久。他與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相類似,年輕、英俊、口才極佳、學歷漂亮,深受媒體喜愛,而且沒有柯林頓的性誹聞案纏身。不過,後來因為美國在攻打伊拉克事件上(小布希總統時期),根據的是當時英國情報局報告,提到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 WMD ),成為發動戰爭的重要理由。可是美英聯軍佔領伊拉克後,卻找不到大規模毀滅武器的蹤跡。許多英國、美國民眾認為布萊爾政府說謊、誤導民眾,甚至當時一位官員為此自殺。布萊爾的聲望遭到質疑,甚至被視為是操縱媒體的能手,因此,卸任前受到諸多指責,支持度也大幅滑落。
‘Media
Speech’
對於一個政治人物而言,要批判媒體,除了不同黨派立場之外,幾乎是一個自毀前程的事。不過,布萊爾卸任在即,他似乎豁出去了。他說出一些真心話,他承認他們過去確實過於迎合媒體,理由是工黨在野多年,為了要想重新執政,所以不得不力求主流媒體的青睞。此外,他也坦承作為政治人物,事實上,花太多的時間在應付媒體,而沒有專心在實際政務上,而且他認為這是許多行業人的心聲。只是大家擔心媒體的批判,所以不敢說出來而已。
即使如此,布萊爾整篇講詞還是十分技巧地,強調當前媒體與政治的關係正在惡化我們的公共生活,但這種惡化,罪不在媒體,也不在政治人物,布萊爾將問題歸咎於客觀環境的改變,特別是傳媒環境的改變。
不過,仔細推敲,布萊爾似乎還是把責任推到媒體身上,最後的結論也是希望媒體除了自律,應該要有另外的監督機制。以及媒體在報導時,應該強調客觀事實,而不是評論與報導混淆。也難怪,一些媒體人對這篇演說,相當感冒,對於布萊爾強調錯在客觀的傳媒環境變化的說法,一點也都不領情。
不過,布萊爾確實在演講中,反覆強調,傳媒環境的改變,包括於科技進步與資訊傳播的自由化,越來越多媒體加入競爭行列。電視台數目大幅增加,報社記者面臨網路資訊的挑戰還有日益下滑的閱報率,激烈競爭之下,媒體開始專注在「影響力」(impact)。布萊爾似乎還是用語婉轉,簡單來說,就是閱報率、
收視率(ratings)。
市場競爭激烈,媒體要生存,要有更多閱聽者,就要能有吸睛的能力。什麼容易引人注目呢?獨家報導、陰謀論大解密、猛烈批判、夾敘夾議的論述,以及不能有獨漏新聞。為什麼人們喜歡猛烈批判的文章呢?這就像是喜歡暴力血腥片一樣,觀眾像鯊魚般的嗜血,媒體就要投其所好。在媒體詞彙中,這類的新聞稱為「煽色腥」新聞(sensational
news),這是少見傳神的音義兼譯的詞彙。
簡單來說,當你拿起遙控器,轉換頻道在看報導颱風的新聞時。如果是小風小雨的報導,你可能不以為意,隨意轉台。但是,一旦某一台報導大風大浪、土石流崩塌、記者半身在水中時,你開始好奇的停留在這一台,你開始感到緊張、擔憂、好奇,甚至等著更刺激的報導。即使是廣告時間,你又看到別台的小風小雨時,就更覺得無趣,等著要回來看這台的大風大浪。
這就是迎合觀眾所好的煽色腥新聞為何當道的原因,因為人們喜歡這類新聞。
但即使如此,這又與政治有何關聯?而這些又是怎樣的傷害我們的生活呢?
布萊爾認為當媒體一再的以陰謀論、猛烈批判,伺候這些政治人物,還有多少民眾會信任政治人物、信任政府、信任各種被媒體繪聲繪影攻擊的機構?這是一種憤世疾俗的犬儒主義(Cynicism)。人們不相信民主政治裡的機構、政治人物,那麼會不會有一天人們不再接受民主政治,轉向另外一種政體?這是我們要擔憂的。倘若情況不怎麼糟,民眾可能對政治人物不再相信,不參與投票、不支持任何政治活動?那麼天下烏鴉一般黑,即使有心想要清白從政者,也隨時被打成像一般爛蘋果一般,政治改革如何有希望?或者真正有心於公共事務者,不會就此卻步嗎?那我們對於政治還能報什麼樣的希望?
此外,媒體為了要發掘內幕,會不斷地質問政治人物的企圖、作為。政治人物就必須花大量的精力應付媒體的需求,包括解釋無中生有的事。而且在這網路時代,民意在網路上不斷地累積呈現,需要政治人物即時回應,否則會被視為遲鈍、麻木不仁、沒有作為。而且政治人物稍有不慎,譬如一場政策說明會,本來是說明政策的好處,可是若中間有官員打瞌睡,那麼所有的焦點或明日見報的圖片就是官員瞌睡集錦之類。立刻會把原來是一齣好戲,變成一個災難。新聞焦點馬上在差錯上,而不是政策。
布萊爾在卸任之際,語重心長地公然指出媒體生態的問題,他一再強調這些不是對於媒體的反擊,也不是一種抱怨,而是真正希望大家開始及早思考這個問題,討論因應的對策。否則,這種惡化的政媒關係將會腐蝕民主政治的運作。
台灣媒體亂象
因此,台灣媒體的亂象,其實不是台灣僅有的現象,當然有可能更為明顯而已。因此,其他國家的反省,就值得我們的借鏡。
歸結布萊爾的觀點,當前媒體因為傳播科技的發展,促成媒體大量興起,除了網路媒體外,電視頻道也因傳播技術的進步,增加了更多頻道。但是,這種媒體群雄並起,過於激烈競爭下,迫使媒體記者不斷找尋勁爆內幕、以評論取代報導,像野獸般撕裂名人、政治人物。此外,在符合民眾對於煽色腥新聞的需求下,以及對於平等社會中的優異份子的「嫉妒」心,媒體像是利爪,攻訐、批判、詆毀。最後,人們對於民主政治中的從政人物,失去信心;對於機構,也失去信心,甚至最後對於民主政治本身也失去信心。這就是布萊爾所擔心的。
台灣有沒有這樣的問題呢?我認為是有的。各種政治節目、新聞、評論,以攻擊政治人物為本業,致使政治人物的滿意度,一向甚低。當然,媒體自身也落得同樣類似的下場,成語「狗咬狗一嘴毛」,大概是這類意思吧!
不過,並非說任何批判政治人物(無論執政、在野黨)的報導都是錯的,我們也不是推崇歌功頌德的報導,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但是,我們認為台灣目前媒體的表現,有些太過了。過猶不及,應該適當。原本是看守民主的看門狗,轉為批判敵對政治人物的「鬥犬」(attack dog),就是太過了。這也是台灣社會批評「為反對而反對」,而沒有一種持平的立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