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研習:傑出通識教師演講

主講者:陳炳宏教授(台師大傳播研究所教授)
講題:通識教育課程規劃與設計:以媒體素養課程為例
2013/11/27 台中中國醫藥大學

陳炳宏教授的網站:http://www.pxc24.url.tw/

1. 教學就是「一邊教,一邊學」
2. 老師就是作學生的榜樣,「人師」:The way to learn is to learn from the best
                                                   I wish that I can be the best to my students.
@每次看同學報告時,運用的詞彙與肢體語言,常常有看到自己的樣子,覺得有些欣慰。

3. 教育學生,批判媒體不當的地方(他律),讓台灣的媒體可以更好,可以傳達比較好的資訊。
民主政治中, 一個擁有適當資訊的公民(informed citizens)是很重要的,才能期待有好的民主政治

4. 近用媒體是公民的權利。
「有線廣播電視法」第25條規定,申請營運有線廣播電視必須「免費提供專用頻道供政府機關、學校、團體及當地民眾播送公益性、藝文性、社教性等節目者。」
5. 重視公共電視。公共電視不是政府的,而是公民的。
利用學習單:詢問同學,或用問卷詢問。
6. 電視台,一分鐘,一個百分比的收視率5500(有線)-6500(無線)。
7. 課程網站,提供學生學習資料,就可以開展討論,甚至有討論,才有分數。
8. 課程綱要與安排助教工作,都寫得十分詳細。
9. 學生人數要有限制,才能有品質。事實上,作業很多,學生就自然退選了。
10. 推薦書:

公共知識分子:衰落之研究

@陳教授是一個授課非常認真的學者,整場演講,時間不多,可以看到豐富的資訊。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研習:釋放教室掌控權:參與式教學

主講者:黃銘章教授(靜宜大學企管學系教授)
2013/11/21 (靜宜大學)

參與式教學談的是「個案教學法」。其教學理念是認為,學生不僅是認識「概念」而已,還要有能力去實踐,同時也培養出一種素養。
概念(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同時也在累積一種思維模式}

過程:

了解個案--->整理爭議點-->形成自己的理趣-->對話--->修正自己的原先的偏見-->再對話-->試著判斷
(這已經與講者提供的不同,我想作一些修正)

撰寫個案的流程:

了解個案-->安排訪問-->撰寫草稿--->後續訪問--->個案發布

所以,將來研究時,對於個案的處理,也要加入訪問,而不是只是蒐集資料,或是找二手資料而已。


     

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人活在洞穴之中嗎?

柏拉圖著名的「洞穴之諭」,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哲理的故事。除了,因為看過幾個思想家(海德格,Hannah Arendt 以及 Leo Strauss)對這故事都有獨特的詮釋。另外,就是自己的生命經驗
確實常有活動洞穴的感概。所以特別喜歡與同學們分享。

當然,也有些同學,認為當代並不處於洞穴之中,我們的資訊發達,可以接觸各種管道。硬要與洞穴自稱,似乎有些牽強。

我同意上述的看法。甚至,一個寓言的故事,硬要去連結某些部分,都會顯得有些牽強。事實上,故事就是故事。過去,曾經看到一些大思想家詮釋時,就覺得應該照單全收。可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對於大師從崇拜到背離、疏離,再到重新接觸,對於大師的看法,也就保持欣賞,而非全信了。

我對於洞穴之說,最大的感概,大概就是自我認同了。以前小時候自己覺得是中國人,對於黃花崗烈士、武昌起義的故事,至今仍在我腦海裡。到了高中、大學歷經台灣民主化轉型,成為台灣人,是政治正確。甚至,在我周遭年輕人,幾乎全都是台灣人的自我認同。再想想數百年前到台灣的人,他們可能認為是明朝、清朝,到日本人.......過去信仰的身分認同、國家民族觀,會不會幾十年後,或甚至短短幾年,又是另外一套故事。這個最根本的自我認同,不就是如洞穴中的陰影嗎?

李登輝總統曾說他23歲以前,以為自己是日本人。我想他對於外在世界的影響,應該會有很大的感觸吧!

今日我們對於民主的信仰,會不會有一日又重新洗牌?就如歷史上,其實原本都是對斯巴達政體持正面的評價,可是民主時代開始,雅典在這一兩百年才開始成為更正面的評價。寫希臘史的贊若芬寫到,雅典敗於斯巴達,被迫拆除圍牆時,當時許多希臘人感動落淚,認為這是希臘重獲自由的開始。

宗教,也是另一種洞穴吧!信仰是一種洞穴,不信仰未嘗不是一種洞穴。我們以為掙脫了一切,其實只是被「科學」這一類的陰影所壟罩。

另外就是商業的陰影。商業價值告訴我們對於文明、金錢、幸福、快樂、權利、自由、環保等等,都給我們一些似是而非的陰影,不斷的教化我們,影響著觀看著。

因此,我覺得「欺騙」是我們人生領域中,時常會碰到的事,洞穴之說,也就有其影射的意思。

面對欺騙,一說是我們總是要屏除一切的欺騙,努力求得真實。但是,這有其困難度。真理難求。總是有許多未知,虛假意識充斥其中,甚至今日的科學典範,也有可能日後重新更替。也有一說,認為人們就是活在洞穴之中,不可能脫離的。我們可能對自己的出生、階級、意識形態、種族、政治觀、宗教、價值觀,完全抽離地批判、脫離嗎?脫離了這些,我們還成為什麼?失去了自我的認同。

當然,每個人可以持不斷的觀點,只是,我覺得我們固然活在洞穴中,偶爾思考一下,洞外的可能性。應該有助於不要太執著,避免一些痛苦。

有同學曾問我,那我們要如何到洞外呢?我想柏拉圖的隱喻,似乎需要哲人拉一把。有的人會說,就是跟偉大心靈對話,讓我們的視野可以暫時脫離現狀的框架,重新思考其他可能性。也有的人說,就是理性的反思、保持懷疑。唯一相信就是我們的思考。盡可能地消除陰影與欺騙。聆聽不同聲音。傾聽自己心理的真實聲音。.................

方法有很多,無論是從外在格物致知或者從內在反求諸己,我覺得都可以減少一些外在的影響。隨時保持這種警覺性,相信可以活得更真實、更自在。當然,不可以否認,有時也是比較辛苦。

作個有實踐力的宗教家?還是一個不斷自我質疑的哲學家?我寧可作前者,卻傾向後者,但又不夠格,就在這種角色中掙扎。或許早就該定性了。自己也很相望有一天真實參透。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授課理念:全英文教學之困境與突破


全英語教學之困境與突破
胡全威[1]
全英語教學之趨勢
隨著英國自十七世紀起的殖民擴張以及美國在廿世紀成為世界強權在教育、科技、文化、軍事等多方面大幅領先其他各國,英語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共通語言。特別是在網際網路普及與國際媒體傳播下,助長了此一發展趨勢Crystal, 1997, pp. 1-3
台灣在國際社會中,政治上處於一個非常特殊的地位,急需與世界各國交流接觸。在經濟上,雖然近年來重心放在語言相同的中國大陸市場上,但是歐美仍然是進出口貿易的重要對象,而印度、東南亞、中南美洲以及非洲等則是有待努力開拓的市場。因此,與世界接軌,提升國家競爭力,是高等教育培育人才的重要方向。英語作為世界性溝通語言,如何讓我們的大學生擁有更好的英語能力,成為教育部與各校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
        事實上,目前許多大專院校除了設置基本英語能力作為畢業門檻外,在專業與通識教育上也提供全英語教學課程(筆者即為全英語通識課程的教師)。甚至有的學校設置專門全英語課程的學院學程、學位,希望藉此提升學生們的英語能力與素養。事實上,不僅台灣如此而已,這也是許多非英語系國家重視的方向大前研一2010pp. 284-287
全英語教學的困境
因此,提升英語能力是重要教育項目之一。然而,對於專業課程以及通識教育是否應以全英語進行,而非僅侷限在「英文課」中學習英文?事實上,有許多學者提出反省(例見廖柏森2006張郁雯2012曾憲政2012。整理學者的質疑與筆者授課時的經驗,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面向:
(一)學生的挫折
學生的母語並非英語,進入全英語的環境,不僅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還要熟悉教室與社會生活相關用語。在雙重陌生的語彙環境下,不僅學習速度較慢,學生也很難以英語思考,知識累積有限,而且容易產生挫折感,降低學習興趣。
(二)教師能力問題
        全英語課程中,師資雖多為曾留學國外的教師,但是母語多非英語。這些教師雖然在專業能力上受到肯定,但是能否以流利正確的英文講授課程,不無疑問。倘若只是中英文夾雜,或者以念教科書等方式進行,也就違背了全英語教學原有的宗旨。
(三)語言霸權的問題
        語言不僅是學習知識的工具,語言本身即在表達價值與文化。當學生們不僅在英文課學習英文,還要以英文學習專業與通識課程時,無疑是強化了以英文為主體的知識霸權。這似乎表示,能夠以流暢英文說話的外國人代表了正確知識的來源,他們的一言一行成為模仿的典範,而事實上卻可能是錯誤的或只是不同但並非更好的價值。當我們學習英語,努力仿效英語世界的文化價值觀時,卻總是力有未逮或者東施效顰,因為畢竟處於不同文化體系之中,卻也就自我淪陷於文化殖民地的角色。
        因此,全英語教學並非只有優點,而且還可能降低學生學習意願、讓教師無法成為適格的教育者而自我挫折,以及只是更惡化文化殖民的處境。這對於侈言提升國家競爭力、培育世界人才云云,似乎南轅北轍、相互違背,似乎只是創造了更多的挫折與自我矮化。
突破困境
本文在有限的篇幅內,恐怕無法對上述幾個大問題作完整的回應,同時也無法代表其他全英語授課者說明教學宗旨。不過,本文希望藉由提出一套全英語授課的教學思維:「破英文好溝通」(Poor English, Rich Communication),說明教學方式與理由,然後再試圖回應上述三項質疑。
(一)「全英語教學課程」與「英文課」的差異
筆者首先想強調「全英語教學課程」與「英文課」的差異。「全英語教學課程」是以英文作為媒介,傳授相關專業知識或通識主題,語言只是工具,目的在傳達學科內容。當然這類課程的設置的附加目的,也希望能增進學生的語文能力,並且提供全英文的模擬環境。而「英文課」則主要是以語文為重點,著眼於單字、﷽﷽﷽﷽﷽﷽﷽﷽同一課程中學習﷽﷽﷽﷽﷽﷽﷽﷽﷽獻分析等粉文法、發音、腔調等,教導學生如何使用正確的英文,甚至能夠欣賞優美的文學作品。
若再進一步闡析,兩者的重要區別在於著重學習的不同面向。由於全英語課程的重點在傳達學科知識,英文只是學習時使用的語言,在考核學生學習成果時,就是以是否瞭解學科內容而不是文法、拼字等。[2]因此,全英語教學重點之一,應該鼓勵學生能試圖以有限的英語字彙,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聽眾溝通。因此,重點不在於文法是否正確、腔調是否標準、發音是否精確。這些應該是英文課程的重點,而非全英語教學課程的重點。[3]
其次,全世界僅有8%的人母語為英語(張玉琦,2013)。在許多國際場合中,印度人講印度英語、日本人講日式英語、西班牙講的是西班牙口音的英語。英語作為世界語言,不是只和英語為母語的人溝通而已。因此,此時一味強調字正腔圓的美式英文或英式英文腔,除了只是增添自我挫折感外,同時也浪費了許時間。試想,我們會要求外國人說中文,完全沒有外國腔嗎?還是能表達意思即可。以筆者個人經驗為例,第一次參加國際會議時,也很擔心自己的發音問題,事前頻頻問美國友人特定字詞的發音。可是,在發表中的問答時,聽眾真正關心的不是發音正確與否,而是筆者提出的主張是否有道理。而且,提問者來自捷克、埃及、日本等國,他們各自的口音或夾雜錯誤的文法,並沒有阻礙我們彼此的交流。若一直把思緒放在對方或自己發音錯誤,或者哪個語法有問題,似乎都偏離了溝通的焦點。
再者,就筆者的經驗與獲得的訊息,許多台灣學生(或可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等)在國外上課時往往不敢提問或是表達自己的想法。問題之一,就是擔心自己的語言能力不足。但事實上,大家的語言能力其實相當不錯,常聽到許多外國友人真心稱讚,而我們只是自我心理障礙,反而扼殺了更進一步發揮與進步的機會。
(二)破英文、好溝通
        因此,筆者在全英文授課上,第一堂開宗明義即向同學說明上述觀念,並且強調英語作為世界語,我們當然可以用台式英語或中式英語表達我們的論點,藉此鼓勵同學們勇於開口。即使我們說的是破英文,可是事實上,許多非以母語為英語的外國人,也是破英文。重點在於努力溝通,以英語傳達彼此的意思。日本知名經營管理大師:大前研一,也非常強調英語的重要性,認為是在當前職場生存的「三大神器」之一。然而他認為,「所謂一口好英語,並不是指英語流暢。因為世界共通的語言並不是英語,而是文法或語言都不正確的『破英文』。」[4]但是敢說、常說、習慣說,就可以使這個破英文幫助我們走向世界。因此筆者稱為 Poor English, Rich Communication(破英文、好溝通)。
基於這樣的教學理念,我們在課堂中,不會糾正文法,也不會糾正發音,更不會強調腔調。而是試著以英語作為一種溝通工具,同學若碰到不會的字,鼓勵用其他英語詞彙來解釋,甚至肢體語言來說明都可以。
此外,我們也在課程一開始,介紹網路上許多世界名校提供的課程,鼓勵同學自行觀看學習。因此,同學們若想練習英文聽力,事實上,這些名校教師可以在網路上以純正美語教學。但是,若想要練習口語,試著以英語表達學科知識,就需要實體課程中的發言機會。因此,課程也安排許多討論機會,讓同學試著就課程議題在小組中分享自己的觀點,少數同學還可在全班面前報告。這除了是口語練習,同時也符合建構論的教學主張:知識不是由教師灌輸傳授的,而是透過學習者的主動建構:無論是透過自身主觀經驗與外在的通則調和獲得;或者藉由與他人討論磋商得到的共識廖柏森2009pp. 70-71[5]
另方面,對於聽不懂而有挫折感的同學,教師則以自身在國外的挫折經歷勉勵同學。及早面臨挫折,也是提早鼓勵同學有心理準備,早點開始下苦工練習。倘若真得要等到在國外或者是職場上面對外國人時,才知道自己不足時,那種挫折感恐怕會更大,而且屆時面臨的多重壓力,恐怕會更嚴重。筆者在國外看到許多台灣或大陸同學,因為害羞或者自覺語言能力不足,最後多是華人在一起講中文,而喪失了原本到國外求學,體驗多元文化的機會。
對於三項質疑的回應
基於上述教學理念,並加上實際教學時的調整,試著回應前述對全英語教學的三種質疑:
(一)     協助學生面對挫折,作為激勵學習的開始
坦白的說,全程英文課程確實不容易。因此,除了對學生的心理建設外,同時投影片建議也要多些文字說明。經過從小的英語教育,同學們的閱讀能力往往較強,教師口說時,讓同學看到投影片上的文字,有助於提升理解能力。此外,對於同學們的發言,原則上儘量採鼓勵、讚美態度。因為能夠開口,試著以英文表達自己的意見,這些都是好的開始。教師不可能也不需傳授所有的知識,但是若能提升同學們的興趣與自信心,至少提供學生繼續學習的誘因。
(二)教師也要自我建設,不求完美英語
倘若以美國或英國教師的英語為標準,恐怕台灣確實很難有夠格的師資,教師本身也會非常挫折,如同伸手摘星。但是倘若把標準降低,以「破英文好溝通」的觀點,與學生一同試著以有限的詞彙溝通,學生較少的壓力,老師也可以減輕自我的心理負擔。此外,譬如筆者所屬的全英語通識教學計劃,同一門課程,一週內在四所不同大學任教,經過四次反覆演練,也容易補足詞彙與修正表達方式。此外,現在英語網路課程隨處可得,教師若有心強化教學用語,只需不斷地聆聽此類課程,就很容易掌握特定上課用語,再搭配原有的專業素養,全英語課程就不是那麼的艱困。
(三)英語是世界語,不是美國人、英國人專屬的語言
英語作為世界語言,這種語言霸權確實不是一朝一夕就會動搖,當然也不是一門全英語課程就會更加惡化。不過,某種程度強調台式、中式英語的溝通,其實也在強化自身的主體性。正如廖柏森(2006)教授所言,「過去被邊緣化的所謂『非正統英語』如新加坡英語(Siglish)、印度英語(Hinglish)目前都已經制度化(institutionalized)」,受到國際學術機構和企業組織的認可,更是這些國家人民文化認同中很重要的一部份」。雖然台式英語似乎很難自成一格,但是至少在世界語這樣的觀念中,我們不要再把英式、美式的標準腔視為唯一標準,而是重在表達溝通。將重點回到內容、專業素養本身,而不是文法、發音上,應該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語言上的自卑、挫折感。甚至許多學科知識,在於融入本土經驗,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建立知識主體性的基礎。[6]
結論
        如何教授全英語課程,本文提出「破英文,好溝通」的觀點,鼓勵學生勇於發言,同時教師也可以降低自身的焦慮,正視英語作為世界語的意義。在可見的未來,教育政策趨勢似乎仍將十分重視英語教學。筆者認為倘若有適當的教育觀引領,將可使教學與學習更為健全。筆者並非英語教學專業,也非教育專業,只是一位熱情於教學的工作者。本文野人獻曝,將初步教學理念與經驗,草擬為文,還望獲得方家斧正,以免偏差觀念貽誤學生。但倘若心得有一二可供參考之處,也希望藉此推廣,祈裨益學生的學習。

參考書目
大前研一2010)。IQ時代台北商周
廖柏森2006)。溝通式教學法(CLT)全英語教學之反思英語與翻譯教學。取自http://blog.udn.com/trjason/212005
廖柏森2009)。溝通式翻譯教學法之意涵與實施編譯論叢22),65-91.
張玉琦2013)。破英語,讓你走進全世界!經理人1月號)。
張郁雯2012)。大學教育國際化-談開設全英語授課學位學程之必要性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4),26-27
曾憲政2012)。國際化與全英語授課的迷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6),39




[1] 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專案助理教授 中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通識教育英語學程
[2] 舉例來說,一個以英語為母語的中小學生,在英語表達流利上,很容易勝過一個非以英語為母語的碩士或博士。但是為何在學術場合裡,這些學有專精,但是卻只能以較為憋腳的英文發言,卻仍然受到重視。因為重點在傳達觀念與意見的深度。
[3] 筆者並非否定英文課程教授文法、糾正發音等的重要性。相反地,這些仍是十分重要。但是,筆者認為當學習專業課程時,也要能將焦點從語法上,轉為關注在內容上。縱使無法如母語般表達,但仍可以努力以簡單的英文與其他人溝通,兩種課程應各有其功能。
[4] 轉引自張玉琦2013)。
[5] 值得一提的,許多選修全英文通識課程的同學,多曾有一兩個月以上的國外遊學、旅行的經驗,或者明白表示希望將來能到國外求學。因此,當我們嚴格採取全英文的授課方式,除了在極少數的學科用語上(通常一堂課,不超過三個字詞),會提示中文意思,讓同學可以快速了解。在其他情況下,則完全以英文進行。因為,倘若將來同學要到國外留學或者是在職場上碰到外國人,就是要以英文作彼此溝通的工具,那時也沒有中文可以幫忙解釋。因此,我們定位這也是一種「模擬」,幫助同學提早習慣全英文環境。

[6] 譬如,我們全英文通識課程中,許多課程都是介紹台灣的政經發展、社會文學、生物等,這些並非由外國老師上課,就可以說明更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