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9日 星期六

相對還是絕對?

有同學提到在討論死刑問題時,當聽到反對與贊成雙方似乎都有言之成理的理由,不知該如何作出贊成或反對的判斷。同學進一步擔心,難道這世界根本沒有真正的對錯可言?一切都只是相對的嗎?


這個問題是個大哉問。我在作研究生時,也是懷抱類似的問題,寫了一篇碩士論文。雖然畢業了,但事實上,對於這一個問題,我還是沒有找到可以說服我自己的答案。

不過,我想這樣的大問題,自古以來,不知道有多少先賢大哲試圖回答,也都未能提出眾人滿意的答案。(這問題的終極,應該是到底有沒有神,有幾個神的問題)。所以,回答不出,也應不意外。不過,也正因這問題十分重要(如果沒有標準答案,我們是否就可以違法亂紀,一切可為?),而且也非常吸引人,所以還是再嘗試回答,供同學作進一步探索的參考。

我想處理一些很抽象的大問題,倒不如還是先從眼前的具體問題,逐一討論,然後再看是否可以抽繹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問題與答案,這是我下文想使用的方法。

首先,有關於判斷的對錯問題,我試著想出以下幾個問題:


1. 西瓜好吃?還是蘋果好吃?

 當然是西瓜好吃!

 一定有人會抗議,不對!

 當然是蘋果好吃!

 也一定有人會抗議!

 因此,對於這類「偏好」的問題,我們似乎不能提出一個標準答案,更重要的是:我們也不想要有標準答案。所以,這類的問題,不是我們要花時間去煩惱的。

 這類問題,相類似的有:

 誰比較好看?

 哪一個地方比較好玩?

 哪一科比較有趣?

 我們或可將這類問題歸類為「偏好問題」

 我們應該接受這樣問題是沒有「唯一答案的」。

2. 如果胃痛,吃西瓜好?還是吃蘋果好?

 這問題乍看之下,跟上述命題有點像,不過是加個「胃痛」,加上一個目標

 在回答之前,我們不妨作個實驗

 A組:一群胃痛的人喝西瓜

 B組:一群胃痛的人吃蘋果

 結果:A組吃西瓜的人,十個裡面,有九個胃痛得更厲害

 A組:只有一個人更痛。

 所以,我們是否可以說「對大部分的人來說,胃痛時,應該吃蘋果,勝於吃西瓜」。

 所以,這樣的問題,似乎可以有標準答案。

 也就是為了達到特定目標X時,在選擇工具A.B.C.D時,我們可以採「實證」的方式,找到哪一個工具比較適合。

 我們可以稱這樣的問題為「目的-手段性問題」

 這類的問題,舉例如下:

 要考上大學,應該採用何種讀書法?

 想要促進台灣經濟進步,應該採取什麼種政策?

 要想減少犯罪率,應該採行什麼樣的治安政策?

 追求社會正義,應該廢除死刑?還是維持死刑?

 上述最後一個例子,看似屬於「目的-手段性」 ,可是還是有幾個困難

 (1)這類「目的-手段」問題,無法(不容易)作實驗,所以沒有辦法得出確切的答案

 而且因為「時間」的不可逆性,A政策在此時有用,不代表在上一個十年就一定有用。

 所以「目的-手段性」問題,有的不易找到正確的答案。

 但是,可以想見,倘若克服技術性問題(包括時光機的發明),這類問題應該會有得到「正確」答案的機會(縱使答案為「無解」,也是「正確」答案之一)。

 (2)有一個更令人困擾的問題,或者大家比較在爭執的問題。

 就是目的本身:「追求社會正義」,本身就有爭議

 我們或將這類問題稱為「價值問題」

3. 什麼是「正義」?殺人償命是「正義」?還是刑罰負有矯正的目的,所以不

能剝奪人的性命,這才是「正義」

 這問題就非常棘手

 這類似乎屬於「偏好問題」?

 我覺得殺人償命是正義;他覺得「教化犯人」是正義

 所以,這只是個人偏好問題

 如果真只是個人偏好,也就意味著這類問題,其實根本沒有答案

 這也是許多人接受的觀點

 或者即使不承認,但也默認的觀點

 所以,總是以一種多元分歧的心態,看待各種價值觀

 但是,也有人認為價值其實是可以「比較」的

 也就是「價值問題」≠「偏好問題」

 這裡有兩層意涵

 (1)價值之間的比較

 譬如,救護車闖紅燈與急於救人何者重要?

 大多數的人,都會認為「拯救生命」的價值>「遵守交通規則」,所以在我們的交通規則上,就可以有這類的阻卻違法事由

 (2)價值內部的比較

 譬如,徒手打蟑螂為勇敢;還是臥薪嘗膽,句踐復國才是勇敢?

 所以,大部分的人會認為當然應該是後者

 所以,價值問題有時不純然是「偏好問題」,有時是可以進行比較

 譬如勞爾斯就認為他的正義二原則就是優於功利主義,這也是價值之間比較的例子

4. 小結:我區分了三類問題:「偏好問題」、「目的-手段問題」與「價值問題」

 (1)偏好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可以各說各話。

 (2)「目的-手段問題」:

 理論上這類問題是有「標準」答案的,不過,有時技術上難以達成。

 但是,有時目的本身涉及價值時,就轉化為「價值問題」

 (3)「價值問題」:

 有時價值問題成為「偏好問題」,看你覺得經濟比較重要;還是環保

 很難有標準答案

 但有時價值問題,可以價值間相互比較;或是同一價值內涵的比較,是可以輕易地分出高低的。就可以得出一個大家比較會接受的標準答案

 所以:

 (1)「偏好問題」、部分「價值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 (2)大部分「目的-手段問題」有標準答案


如果我們再問,我們要如何下判斷,真得沒有對錯,都是相對的嗎?其實,我們可以用手用力敲一下桌子,或者用力用腳踢一下椅子。你會發現:

痛啊!

所以,我們可以得知,其實有時一點也不相對,這是真實的痛,絕對的痛。

或者,有人去搶東西,新聞說有一個人搶了「八元的皮包與一桶餿水」,被判了八個月的徒刑。所以,在既有的制度框架下,這些都非常真實,一點也不相對。我們還是有很多的框架必須依循!

不過,我們再反過來看,縱使司法的最高機關:大法官釋憲,都會出現「不同意見書」、「協同意見書」,可見偉大的「理性心靈」都還是會有不同的理性論述。不過,再進一步看, 釋憲後的解釋,經過多數決的結果,成為具有強制性的效力。亦即,法律、釋憲等,就像是霍布斯所言的主權者的意志,或他所使用的「公共理性」,就成為人們應該遵循的規範,這些也是真實的,人們若敢違犯,即有可能遭到強制力懲處。

因此,作為一個思考者,我們確實有時從重大爭議中的諸多理由,感受到相對主義的魅力,進而讓我們滑落到虛無主義的邊緣。但是,生活在真實世界中,我們又可以深刻感受,外在的框架,其實一點也不虛無,不相對,就是硬梆梆的在那裡,我們解也解不開。

在相對中,我們得到解構的力量;但從結構中,我們才能有前進的根基。

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Max Atkinson, 'JFK's inaugural speech: Six secrets of his success' 心得

這篇分析文章,強調甘迺迪總統演說時的三大特色:

1.  喜歡用「對比法」,平均39秒一次。例如:「如果一個自由社會無法幫助居於多數的窮人,就無法確保居於少數富人的安全」。這裡就是窮人vs.  富人的對比。演說中充滿了這種對比方式,或是共多的「排列式」,「為了確保自由的存在與成功,我們會願意付出任何代價、面對任何困難、承受任何重擔、支持任何朋友、對抗任何敵人」。

2.  「擬像法」,就是以一些具體事物來表達抽象的概念。譬如「人權並非國家的施捨而是來自上帝之手」,這有助於幫助人們不僅理解意思,而且在聽到演說時,把圖像帶到腦海中,會更有印象。

3.  注意聽眾的組成。這篇演說能流傳這麼多年,不僅是對國內民眾說話,還在跟世界說話,掌握了電子媒體的性質。

作者也提到,每個演說家的風格不同,歐巴馬喜歡運用小故事,甘迺迪則善於利用對比、擬像等方式。不過,我覺得以文采的角度分析,固然有趣,但是還是把整篇文章降低了層次。不是說這些技術不重要,可是,光只是推崇這些技術,這不是說話的真正用意。真正用意,在於甘迺迪總統借用這種重要講話的場合,給予人們一個新的方向與激勵民心。我想這才是重點。捨棄了這一個層面,那麼就沒有政治意涵了。

而且過於華麗的詞藻,會讓演說過於矯揉,像詩一樣,這是亞里斯多德也曾告誡的。兩者的性質畢竟不同。這是一篇政治演說,不是一般散文,更不是詩。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Danielle Allen: What to do with Sound-bites? 心得

Danielle Allen是劍橋大學古典學博士,又是哈佛大學政府系博士,所以兼具古典與政治學門的專業領域。她在這場演講當中,討論一個政治生活中常見的現象:Sound-bites,這個詞不好翻譯,不過勉強照意思翻,應該可以理解為「流行短語」、「標語」,意思是指公眾人物在公開發言時,媒體所摘錄的標題句或詞彙。譬如,我們曾聽到的「一路走來,始終如一」、「超越自己」「台北超越台北」、「愛台灣」、「我是新台灣人」之類的。

這些詞彙,其實很多概念起源於我們既有的文化或歷史知識,因此這些「流行語」,可以形成風潮,影響整個政治論述或者影響政治人物的支持度,甚至國家政策走向。特別是因為各種傳播管道能夠傳遞的訊息有限,不可能總是有機會長篇大論,所以一句簡語,就發揮很大的力量。所以,我們不能小看這些「流行語」。Danielle在這場演講中,首先從小布希和高爾的演講中,標示出小布希多使用簡單、具體的句子;高爾則多使用抽象、較長的句子,這也可對照修昔底德在記載雅典出征西西里島前,Nicias與Alcibiades辯論時的用語,一為繁複;一為簡單,Danielle告訴我們,「政治語言確實有所差異」。亦即,什麼特性的政治人物,我們可以從他的用語中,看得出這個人的特質。

 演講的核心,我覺得Danielle將sound-bites和亞里斯多德《修辭術》中的Maxim(gnome)(格言)劃上了等號。也就是使得古典文本裡對於「格言」的觀點,可以開始拿來討論「流行語」的重要性。可以簡述以下幾點:

(1)格言會蘊含一些前提,使得本身看起來精簡有力。但這裡蘊含的前提,必須是邏輯一致的(coherence),否則,會混淆不清,聽眾根本不知道表達的意思。譬如,「我是新台灣人」,本身就蘊含我愛台灣這塊土地,我不是中國人,我是屬於這塊土地一份子。不需要再加上許多額外的解釋,否則,變得冗長難以傳播。

(2)格言表達說話者得人格特質。若說話者喜歡說:「寧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就大可以知道此人的人品為何。聽眾正是從說話者得之言片語中,在解讀這個人。又譬如「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大概可以解讀這個人的堅持。

(3)倘若格言不清楚時,要加上解釋。這樣才不會誤導。

(4)流行語彼此之間會相互競爭,最後成為一個政治群體的核心詞彙。直到成為「陳腔濫調」時,又會出現新的修正,然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5)網際網路對於「流行語」的影響:
負面:
A:擔心特定群體只在自己社群內對話,接受相類似的資訊。譬如臉書或MSN上的言論,都是同好觀點,沒有辦法接收到對方的論述。
B:有時網路是傳布非正確的訊息,已經難以更正。
好處:
A:便於找尋事實
B:而且政治人物的言論隨時可能全國化,而不會只是針對眼前團體的特定言論。所以,政治人物不敢隨意「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6)好的流行語,要讓能夠「一致」、具啟發性、不會混淆。

最後,Danielle提出三點結論:
(1)「流行語」是民主政治中的一部,甚至是有價值的一部份。透過這些「流行語」,可以引領方向,創造價值觀。

(2)政治人物應該要能夠試著濃縮自己的觀點,用一些簡單的話說明。這同時也是一個競爭,聽眾在比較各種觀點。

(3)聽眾則要能夠仔細讀和聽,才能聽出這些流行語背後的邏輯與言外之意,這是當代公民所應具備的。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好書推薦:正義﹍一場思辯之旅

Michael Sandel 是著名的政治哲學家,目前在哈佛大學任教。有關這本書的課程:「正義」,在網路上已經公開一陣子了。甚至,大陸的網站也將陸續的課程標上字幕。在上千人的課程中,Sandel仍然能夠以問答的方式進行,令人驚訝。

桑德爾教授於九十年代在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時,一般被歸類為社群主義的大將。這場爭議,簡單的說,自由主義主張個人自由;社群主義則強調社群的美德(善),前者認為權利優先於善;後者則認為善優先於權利。桑德爾教授在這本書中,並沒有離開這樣的主軸。在討論正義問題時,也是將美德這個問題,亦即正義隱含對於美德的預設,以這樣的觀點作為整本書的一個伏筆。這算是很特別的立論方式。

因為,當代在理解正義時,正義已經成為分配是否公平的問題,而與美德或善較無關係。對正義的討論,一般不脫離羅爾斯、Nozick以及功利主義的討論,已經較少人把正義連結到美德,這是社群主義或古典主義者才會有的解讀法。

換言之,作為一本正義的入門書,桑德爾不僅從實例中,正反論證切入,談論其中的立論與反駁意見,但還是不會忘記,把自己的觀點作為一個主軸,鋪陳在這本淺白的小書中。我想這就是讓政治思想普及的辦法。能夠有自己的觀點,又能夠對於現實世界的的議題,提出核心論證,並且進一步提出自己的觀點。閱讀本書,對於以往艱澀的政治哲學,突然有這樣生動地論述,真是令人驚豔。

桑德爾教授首先在第一章,一連舉了三個實例,兩個假設性的故事,鋪陳出一般人如何作出道德判斷。以下分別陳述,並且說明其中的論點攻防:

實例一:風災後,哄抬物價,政府要以法律懲罰。

反對政府依法懲罰者:

一,自由交易增進社會福祉:市場自由交易,物價雖高,但可以促使民眾更珍惜資源,生產者有誘因加速生產,反而有助災後重建。換言之,在利益的驅動下,大批物資更會急速湧入災區,因為可以換得更好的價錢。

二,保障個人自由:交易本來就是個人自由,有人願意買,有人願意賣,政府為何要介入?

支持政府懲罰者:

一,社會福祉?貧困人家想要有個遮風避雨之處,因商人抬高物價,所以連基本的生存「福祉」都沒有。

二,自由?在災後,不得不高價購買生活必需品,這能稱為自由嗎?

桑德爾此時進一步指出,其實這裡還有一個聲音,就是「民憤」。認為商人不應該藉此機會,趁火打劫。所以,這裡談論是否正義的問題,其實還涉及到,我們如何看待一個人,人應該如何?趁火打劫是對的嗎?是我們可以接受的嗎?還是我們認為人要有憐憫心?換言之,討論正義不只是分配而已,還有對於人的德性要求。

實例二:紫心勳章。討論受到心理創傷者的退伍士兵,可否領到紫心勳章。反對者認為,心理創傷者是弱者,所以不配獲得這種勳章。所以,這裡的爭議,還是在於什麼是「勇敢」這樣的問題?可見許多討論,都離不開對於德性的界定。

實例三:金融海嘯後,政府對於金融業從業人員抒困,受到民眾的反彈。

反對抒困者認為,一是懲罰貪婪,二是,為何要獎勵失敗。金融業者會說,我們過去就是努力賺錢,為何要懲罰貪婪;至於「失敗」之說,則認為海嘯的災難,並非我們人為可以擋住,如何稱我們是失敗的。

桑德爾認為反過來說,如果失敗是大環境造成,不應指責它們;過往的成功,也是大環境造成,為何要分配這樣多的利潤在這些人手中?利潤高度集中,就沒有道理。

在第一章中,桑德爾將此問題先提到這裡。

接下來,桑德爾整本書在說:正義現在被認為:人們得其應得(這是自亞里斯多德以降的影響)。但是「應得多少?」以及「為什麼?」是本書要回答的問題。

桑德爾承認:「政治哲學是不可能把種種歧見一口氣做個解決的,但它卻能為辯論賦予內涵,並為吾等公民所面臨的種種選項帶來清楚的道德條理」(p.25-26)(Political philosophy cannot resolve these disagreement once and for all. But it can give shape to the arguments we have, and bring moral clarity to the alternatives we confront as democratic citizens. p. 19)。

確實,桑德爾這本書,嘗試做這樣的努力,特別是針對具體實例,提出政治哲學既有的各種論述:功利主義、自由放任主義、康德的自由主義等。然後,說明支撐這些理論的思想家,以及所碰觸到的質疑。因為無法解決,所以又進入下一個思想家的討論範疇。

這是一個非常好玩的行文結構。如果,在政治學中,我們可以這樣子運用。從具體實例中,找出各自辯護的理由,然後讓其交互對話,引述某個思想家或理論的觀點,進而反省這些原則的支持者與反對者的理由。然後,再從各種具體實例中,修正原理、原則的適切性。這本書就是這樣子進行的。

所以,在第一章之後,開始討論電車問題(trolley problem):電車駕駛與推下胖子的兩種可能性,進而提到實例,殺害無辜的牧羊人,是否應該可以解救多數的部隊,就進入了功利主力的討論。桑德爾對這種處理道德原則的模式,寫得非常精彩:

「一種切入點,是去注意在道德難題之前,我們是如何自然而然展開道德思考。我們從『把電車轉彎』是正確之舉開始(We start with an opinion, or a conviction, about the right thing to do. ),繼而省思殺一救五背後的道德準則(Then we reflect on the reason for our conviction, and seek out the principle on which it is based):『為了保住更多人命,寧可犧牲一人。』接著,遇到違背同一原則的情況,就陷入疑惑(Then, confronted with a situation that confounds the principle, we are pitched into confusion.):本以為保住人命越多越好,怎麼把胖子推下去(或殺掉手無寸鐵的牧羊人)看來卻大錯特錯?』疑惑令人煩憂,搞不懂就覺得難受這是哲學思考的一大驅動力。

為這種煩憂所苦,我們也許會自我修正原先判斷,或重新思考原來遵奉的準則。不同的情況,一個接一個,原先的判斷與準則經過一再反芻,隨情況調整。這種真實世界與理性領域之間的來來回回再思考,就是道德思辨」(頁35)(Confronted with this tension, we may revise our judgment about the right thing to do, or rethink the principle we initially espoused. As we encounter new situations, we move back and forth between our judgments and our principles, revising each in light of the other. This turning of mind, from the world of action to the realm of reasons and back again, is what moral reflection consist in. p.28)。

簡單的說,就是
(一)對一個道德難題,我們依直覺、常識、信念作出判斷。

(二)對此判斷,抽繹出背後的原理原則。

(三)利用這些原理適用在相類似的個案上,看看原理、原則是否適用。

(四)當不適用時,我們再回頭省思原理、原則,真的對嗎?

桑德爾也承認,其實這就是蘇格拉底問答法、亞里斯多德辯證法的精神。所以這對有一些哲學興趣的人來說,很容易接受。不過,話雖如此,真正能像桑德爾這樣運用案例,信手拈來,深入分析各個案例背後的論據,我覺得實在不容易。因為,紛擾爭論的題材很多,但是要能從政策爭議、政黨紛爭,提升到「道德反思」(moral reflection)我覺得這實在不容易。

我自己曾對哲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或說就是政治哲學。但是,常常被引導到一些非常艱澀的文本詮釋或者無關緊要的細節中,讓我對於政治哲學打了退堂鼓,我覺得很難在政治哲學上,獲得對於當代議題瞭解的能量。政治哲學成為一種懷古與世無關的研究。或說,當代哲學家往往搞得太複雜了,複雜到,幾乎沒有辦法與他們溝通。我私心以為,這偏離了蘇格拉底原來理解哲學的面貌。蘇格拉底總是直接質疑雅典人,與人對話,關心人生的重大問題。譬如:我們到底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對他而言,關心雅典人的善,就是再政治性也不過了。他自認為是具有最高政治技藝的人。因為,引導公民反省自身的生活,進而朝相美善的生活、美善的社會,這不是政治應有的目的嗎?決不是相現在一般認為,政治是要大家有錢賺、有工作而已,物質的享受是不能滿足人的,人還要更多。

因此,哲學家的欲求其實是更大的, 對美善的渴望。這也是為何蘇格拉底在柏拉圖筆下總是色迷迷的怪老頭樣,對年輕男子特別興趣。事實上,蘇格拉底是對純粹美善的追求。

回到主題。桑德爾這本書確實讓我對於政治哲學重新產生了信心與興趣,原來對於政治思想家的理解,可以這樣處理當代的議題,太令人興奮了。

第二章開始進入一個一般通常會秉持的道德觀:功利主義,亦即所謂的道德,即是能夠符合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而當代經濟學、公共政策,許多也都以此為基礎。譬如,都市更新,雖然會讓一些居住在舊房子的老人,失去的原來的熟悉感,可是為了多數人的利益,我們也容許政府以強制的手段予以拆除,而無須顧及這些釘子戶(少數人)的堅持。雖然,功利主義的道德觀很容易被打破,正如勞爾斯的正義二原則,對比的也是功利主義的道德觀。不過,正因其相當符合大部分人的道德直觀,特別是與民主政治(多數決)非常密切,所以功利主義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道德觀。

桑德爾書中,首先以一個船難的故事:四個人在小船上,即將餓死,是否可以殺掉其中一個人,養活其它三個人。替這樣作為辯護的理由有:

(一)情況危急,殺一可以救三。

反對的聲浪則是:
(一)允許殺人,會造成社會更大的傷害(後果論功利主義)。
(桑德爾沒有用後果論功利主義這樣的詞彙,避免太多術語。                                                               
(二)殺人就是不對(譬如,生命是天賦人權,沒有人可以任意剝奪)。

接著,桑德爾就將焦點轉到介紹邊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出場,提到了邊沁,邊沁的立論基礎:就是快樂是善;痛苦是惡,道德就是樂與苦的加減(幸福=樂-苦=善-惡)。然後提到,邊沁依此理念,提出了全景監獄、監獄民營化,以及乞丐集中所等政策。

然後開始提出反對功利主義的原則:

(一)個人權利:桑德爾舉出一個非常具有說服的例子。倘若有一個快樂的城市,一切都是這樣的美好。只要關一個無辜小孩在監獄中,這些美好就可以維持。活在這城市中的人,應該放這小孩出來,還是面對一切痛苦的開始?

(二)不同價值之間有單一度量衡嗎?雖然,經濟學家用金錢來衡量依切人們的喜好。可是,有些東西就是金錢無法計算的。桑德爾舉出了一個公司考量是否更換汽車的設施,經過統計計算,最後更換成本,高於賠償的金額。所以,寧可維持原來的設計。這裡,就以「金錢」來衡量生命。雖然,在許多政策上,確實有這樣的考量。

不過,很多時候,人們還是認為「生命」、「健康」、「愛情」是無價的。雖然,在有些時候,也會接受這樣的觀點。譬如,我們寧可買一些瑕疵品(可能會有萬分之一的出事),我們還是接受了,而不願意花更多的錢,其實這也是為了自己的生命放了一個價碼,而不會是隨時以無價居之。因為,如果隨時是無價看待,我們就會願意以更貴的錢,去找醫生,務求萬無一失,而不會隨便自行買成藥,因為我們省下了那些看病的錢。

也正因為難以找到「單一的度量衡」,桑德爾開始引進了彌爾(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邊沁的學生進來。彌爾秉持了邊沁的功利主義學說,不過,開始加了些東西。特別是,他強調個體性的重要性,雖然他的論證方式,還是強調保護個體性,是為了增進整體社會利益的關鍵(仍是功利主義的思維)。但是,彌爾捍衛的個人自由,其實已經超越了功利主義的說詞。認為唯有尊重個體性,人們才能自由地的完滿發展。這種強調個體性的預設,相當於凸顯個人的權利。

而針對是否只是單一度量衡,彌爾也開始指出,快樂是有高低的,也就是他著名的名言

It is better to be a human being dissatisfied than a pig satisfied; better to be Socrates dissatisfied than a fool satisfied", (260)

這裡彌爾所強調的,就是人們事實上,會朝向更高級的樂趣去追尋。不過這個預設,桑德爾在課堂中,測驗學生,輕易地就被駁倒了。因為大部分的學生會說辛普森家庭比較好看,但是都承認莎翁悲劇比較高等。所以,人們並沒有放棄低下的樂趣,而去追逐高檔的樂趣。

我覺得這裡就是教書的樂趣所在。我們常常看到了大師的發言,有時甚至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準,而聽從大師的開示。可是學生往往就像是高喊著「國王沒有穿衣服」的小孩,他們可以沒有這種束縛,開始吶喊,因為他們的世界還是如此的寬闊。還沒有崇敬一個神,所以,他們膽敢高聲反駁。也正因為這種自由度,作為一個老師與學習者,才能夠不被框住,而能夠有新的反省,或者,就是知道他的大師,其實還是有些「一廂情願」。

不過,有時就必須開始為大師辯護,也不完全要放棄了大師。因為,用韋伯的「諸神競爭」的概念,畢竟已經開始信奉了,這可不是隨意丟得開的。因為,任意改宗,幾乎就已經進入虛無,或者這個老師也會對自己存在意義產生懷疑。所以,這個老師就會開始為大師辯護,開始修正一些觀點,於是招收新的門徒進入他的世界,他們會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信念。

桑德爾摘錄彌爾的說法:人們會「對自由與個人自主的熱愛」,也就是:「最適合的名稱是尊嚴感,所有人類莫不具備某一形式」。桑德爾認為這種尊嚴感,其實已經脫離了功利主義的苦樂計算,已經賦予個體性不一樣的立論基礎了。

第三章,進入了自由放任主義(自由至上主義),這裡處理的是強調個人自主權的問題。並提出,自由至上主義反對現代政府的理由:

(一)家父長主義:政府管太多。

(二)把道德寫進法律,法律應該是中立的。

(三)重新分配財富或所得。

桑德爾在這一章,就引進了Robert Nozick (1938-2002)。諾齊克強調的,就是來源正當,交易正當,政府就沒有資格管了。特別是,不應該多繳稅。因為,繳稅就像拿走人們的自由一樣,人們可能花了很久的自由,才獲得這樣的金錢。因此,要人們多繳稅,如同奴役人們的勞力。

反對自由至上主義論者的理由有以下幾點:

(一)稅收與強迫勞動不能相提並論。人們可以少賺錢,就少繳稅。
← 為何要人們少賺錢?剝奪這樣的選擇?

(二)窮人更需要這筆錢。
←洗腎病人需要我的腎,但是,他並沒有比我多權利,拿走我的腎。

(三)喬丹非一人打球,大家都有貢獻。
←每個人已經拿其應得的,不願意的人,可以不作啊!

(四)喬丹在民主政治中,被多數決所決定。
←難道我們就要允許多數暴政嗎?

(五)喬丹的表現,必須環境的配合,所以社會有權利課稅
←這都是喬丹「自我所有權」,沒有人可以剝奪。

桑德爾認為這就是自由至上主義者的大漏洞,因為自我所有權(self-ownership),會使得「自殺」、「自願販賣身體」等,一切皆可為,整個社會無法可管。自由至上主義者似乎也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世界。

第四章,桑德爾突然停下對新主義的介紹,開始進入兩個實例題,宣稱要以各個主義的觀點來分析。我覺得這裡的精彩處,在於這些實例,都有一定的翔實度,不會只是非常空洞的案例,而是實例本身都可以是一個意義豐富的故事,然後,桑德爾再從這些故事中,汲取他要討論的框架。我覺得非常的厲害。其實,台灣最近也有許多爭議性的議題,譬如,性交易是否應該合法化?社會住宅?房價高低?這些實例的背後,是否也有政治哲學可以處理的議題,我覺得很不容易思考。所以,這就是桑德爾的功力所在。我也來試試看:

性交易合法化

功利主義: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譬如我們社會中的婦女,不喜歡開放性交易。因為,他們怕無法約束自己的丈夫,另外,他們也害怕因為自由的性交易,會造成一些犯罪問題。因此,衡量少數與多數人的幸福,多數人會要求禁止性交易除罪。

自由至上主義:人們有「自我所有權」(self-ownership),所以,雙方都對自己的身體擁有擁有權,其他人無權置喙。

這裡有個好玩的點,就在於,事實上,這些分析只能提供一個大的框架,或者,就我所知,從實例上來說,這個問題已經到了實際執行的階段。因為大法官釋字666號解釋,罰娼不乏嫖違反平等原則,因為兩造具有「對價關係」,也就是明明兩造交易,卻只罰一方,這是違反平等原則,外加被罰的一方往往是弱勢女性,所以又成為男女不平等。所以,修法的方式,一則是兩者皆罰或兩者不罰。因為,目前政府朝向兩者皆不罰,也就是相信然人們的「自我所有權」,承認人的性慾是自然的,不應該阻擋,這是擋不住的。但是,接下來的問題,就比較細節,但是,卻也是爭議的焦點。第一,要不要設定專區,還是要全國都可以。這其實,也有些像是工業區,住宅圈,工業區,這樣的分別。但因為,台灣住宅十分密集,所以商住混合,是常態。一般民眾能否忍受住家隔壁就是性交易場所。

本來依據「自我所有權」來說,隔壁開的是瓦斯店,還是紅燈戶,都是他們的自由,我們無權去管。可是,這裡面,選票的力量就進來了。也就是民主政治中隱含的功利主義原則,開始運作。大多數的人,不願意自己的生活圈中,可能有這些紅燈戶,他們寧可這些場所,有些距離(因為狡兔不吃窩邊草?)但是,誰要讓他們在旁邊呢?這時就會沒有人願意,甚至敵對陣營,會以此來攻擊政府。因此,我們在實際政治中,看到的,就是不同原則,其實相互激盪。但是,真正解決(並非永久解決),則是在政治權力者的考量。選舉成敗,民眾當時的接受程度,就是關鍵。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桑德爾會討論大法官的案例,而不是考量民眾的選票判斷,因為後者的不確定性太大,沒有一定的理由。前者,則會提出許多理由,可以看出其中隱含的意義。

簡單來說,政治哲學確實能提供一些想法。但是,落實到真正細節時,政治哲學的框架似乎太大了,無法解決真正論爭的問題。而且真正論爭的問題,也不是對錯,而是權力,因為有權者決定。這裡的有權者就是「多數民眾」,多數民眾認為「性交易自由」跟反對「性交易自由」,整個故事就會不一樣。可是,我們會說,難道沒有一個真理在那嗎?我想,理論上,確實可以討論出一些比較有道理的作法。但是,實際政策落實上,則根本不是這回事。還是要顧著民眾目前能接受的觀點。不過,學者可以不用管這些,他只要指出一個方向,剩下的就讓政府傷腦筋。或者說,當學者指出正確的方向時,剩下就是實踐者努力去推銷了。

我對於政治修辭的興趣,也就是因為,我希望政治哲學的討論,除了指引一個方向之外,還能夠真正發會影響力。跟民意進行對話,我覺得這才能使政治哲學成為一種力量,而不是空談而已。

接下來,來看桑德爾如何處理募兵制與代理孕母的問題。

徵兵制:自由至上主義和功利主義都會反徵兵制,前者認為徵兵如同奴役;後者則認為,人民自己的利益計算,寧可花錢,採募兵制。

不過,桑德爾列出反對的兩點理由:

(一)公平和自由:有人當兵,只是出於被迫,非真正自願。
中低收入的家庭,佔軍中人口比例最高。1956年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生60%從軍;2006年,0.8%從軍。

(二)公民品德和共善:當兵應該是公民對國家應盡的義務。

這裡的核心討論在於,「兵役」可否直接外包,還是有些工作,就應該由公民執行,而不能透過商業利益。譬如,當兵絕不能與聯邦快遞相比。我覺得這裡有一個比較大的差別。我們可以說,就是美國海軍與私人海務公司,前者可以代表國家;後者,倘若犯錯,其他國家無從抗議、懲罰,沒有主權國家的保障,也沒有一般認為主權國家應該遵守的範圍。

代理孕母:自由至上主義與功利主義應會同意。

反對理由:
(一)雜有外力的同意(tainted consent)
作為代理孕母者,他的同意,事實上,是被迫於經濟環境。
@可是,事實上,我們也可說,百分之50以上的工作,也都不是人們自願的,也是迫於經濟環境。
(二)胎兒的人格與更高規範

以一種更低等的衡量價值標準再看問題。譬如,妊娠與嬰兒都不應該是獲利工具。
@當卵子,精子,都是外來的。培育胚胎的身體,三者都是獨立的。我們似乎就很難以「母親」這個概念看待。全世界,代理孕母業盛行,讓窮國的人,以此作為發展經濟的行業。我想,這就是科技時代,帶來的道德觀的衝擊吧!

第五章,哇!進入了康德,這對我來說,呵呵!德國與法國學者,都是我不敢碰的。不過,桑德爾這樣勉勵:「康德哲學有其艱澀之處,但千萬別心生畏懼。搞懂康德就可以搞懂許多,所以康德是很值得你投入心血的。」(頁119)。桑德爾首先推薦的書,就是《道德的形上學基礎》,這本書在回答什麼是道德的最高原則,以及什麼是自由。

我對於康德的觀點,不是很熟。不過,康德的一些主張,卻也因為常成為人們已經預設的主張,或許也因為桑德爾的介紹,十分精彩,所以,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難懂。以下,我試圖列出我所理解的康德的哲學:

(一)康德認為人的價值所在,人是理性的。所以,功利主義依喜好作為道德標準,弄錯了。理性才是道德標準。

(二)這裡的理性包括:人的道德作為必須是:自律的(autonomy),而非他律(heteronomy)
義務,而非喜好
意圖,而非結果
符合定然律令,而非假然律令。定然:無條件,本身即其目的。假然:為了追求X,所以Y。譬如,為了避免被懲罰,所以我不偷錢。這一點也沒有道德可言。定然是,我就是不偷錢。
這裡有兩項主張:「只把你認為應該成為普世定律的準則,當作你的行動準則」
「把人當作目的」
另外,桑德爾整理從康德的正義觀,其一,正義的政體在尋求個人自由與他人自由的和諧,不能以集體的幸福觀來壓制個人。其二,正義政體來自契約,這種契約是一種想像中的,因為是基於理念的。「一種理性的理念,雖只是理念,實踐起來卻具有無庸置疑的真實性,因為它可以迫使立法者只能立出彷彿出自全民意志的法律。」

第六章談到羅爾斯的正義二原則,特別在於羅爾斯認為人的天賦,生處社會環境,都應該作為分配正義的考量。也就是羅爾斯不認為依照自由競爭,或是功績來分配。譬如,他天資聰明,以及努力打拼,所以他可以獲得應有的財產。勞爾斯認為這些其實都是「運氣」,你天生下來,就獲得這樣的天賦,以及努力機會。有些人努力半天,還是沒有成果,因為環境不佳,或者天賦不好。所以,你不要以為這些都可以是人們應得。

當然,羅爾斯也不是強調,所以我們要一切人齊頭式平等。因為,在遊戲規則制定時,就應考量這個平等因素。然後,開始遊戲後,還是可以有一定的成就勝負。譬如:我們開始遊戲時規定,凡是比較強的,必須以單腳境競賽。最後,單腳競賽者,還是獲勝,我們不能因此剝奪他的權益。但是,我們可以跟強者說,因為你現有的一切,也不過是天賦以及機運給你的社會環境,當然還有你的努力(這也與前二者有關)。所以,你必須接受這樣遊戲規則。不能完全以強者法則,來玩這遊戲。

真令人興奮,好像快讀完了。這也是我第一次以寫作方式來閱讀。我會先看一個章節,然後就記憶所及,開始撰寫相關內容,有些地方或關鍵詞忘記了,我就再回去看。有具體打點的地方,我就直接抄下來。我覺得我讀懂得地方,就用我的語言來解釋。

第七章討論的是入學優惠,亦即「積極平權措施」(affirmative action)的問題:
贊成此一措施的理由:
(一)考試有文化偏差,能在貧窮區中,或非白人中表現傑出的,可見其更為優秀。
(二)補償歷史錯誤:
(三)促進多元化
反駁的理由:
(一)實際性:真的有促進多元嗎?只是加深了少數族裔是列等的,以及白人的敵視。
(二)原則的:不能傷害考生的權利。
但這種原則性的問題,就在於大學的入學考試,基本上,沒有一定的標準。全憑大學自己設立,所以也根本沒有「傷害權利」之說,因為本來就不存在。但是S進一步質疑說,大學可以任意拍賣「入學許可」嗎?考試入學的分配是種正義,還是其實跟美德是分不開的。

於是開始進入了第八章,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重視正義的目的性,任何有關正義的討論,也都要考慮「目的」。另外,正義也是一種「實踐」,從做中學,才能得其「適當」。

-->
第九章 有歸屬就有責任/社群主義

l   道歉:國族應為過去的過錯道歉嗎?
n   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所犯下的錯誤
u  現任的執政者(當時只是小孩,甚至未出生),有必要道歉?
n   日本政府比較不願意道歉
n   澳洲也有此爭議
u  過去曾強迫原住民小孩移入白人社會
n   美國對於蓄奴制的道歉爭議
n   @台灣也有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受害者的爭議
u  事實上,許多民主轉型國家都有此爭議
l   威權時期曾經犯下的罪行,在民主轉型後,常常成為重要的政治爭議,甚至引發轉型困難
n   因為牽連甚廣,容易引起廣泛的對抗
u  Huntington, Samuel. 1994. 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 Translated by 劉軍寧. 台北: 五南.
l   其中有一章有非常細緻的討論。
u  大抵上的觀點接近:從民主順利轉型來看,不可忘記,但要寬恕。主要考量是兩相報復,牽連甚廣。       
l   國族應對歷史錯誤正式道歉嗎?
n   先想兩個問題
u  何謂集體責任?
u  社群對其成員可以有何種義務索求?
l   討論焦點(原則性)
n   今人為何要替前人道歉?
u  道德個人主義(moral individualism
l   個體的責任來自於個體曾有的自由選擇
n   因此,倘若我們都無從表達過選擇,為何要為錯誤決策負責
n   事實上,洛克、康德、勞爾斯等的自由主義觀都是從「個人自主性」出發
u  無論是同意、無知之幕的設計等
u  但是這種自由觀
l   預設「權利優先於良善」
n   認為「權利」確認後,個人自由保障後,然後談論良善。
u  ß
u   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
u  Alasdair MacIntyre (1929-)
l   人是講故事的動物
l   「吾人面臨的本身處境,一定都背負著社會身份。我是某人子女、某人叔表、某市公民、某從業工會或業界之成員。我屬於宗族、部落、國族。因此,對我是良善的,對角色雷同的某人也是良善。既然如此,我從我的家庭、城市、部落、國族的過去繼承了各種債務、遺產、正當期望、正當義務。那些構成我的人生已知,我的道德起點。某種程度上,正是這種繼承,賦予我生命其道德特殊性」。
n   所以,個人不是原子式的
u  而是承繼著歷史脈絡的
l   所以,不能自外於這個族群的脈絡。
l   Sandel 區分三種責任義務 
n   (一)自然責任:有普世性、不需經同意
n   (二)自願義務:有特殊性、需經同意
n   (三)團結義務:有特殊性、不需同意
u  EX
l   家庭義務
n   為何先救父母?
u  這是自然責任
l   不需同意
l   法國反抗軍
n   不願意炸自己的家       
u  這也是自然情感
l   衣索比亞猶太人
n   為何先就猶太人
u  也是自然連結感
l   愛國是美德嗎?
n   國家對人民特殊
u  所以,人民才會有愛國的德行
n   EX
u  美國與墨西哥邊境
u  忠誠也可凌駕普世原則
l   巴爾捷兄弟
n   弟弟是校長、哥哥搶銀行
u  弟弟是否有協助逮捕哥哥的義務?
l   大學炸彈客
n   哥哥是炸彈客
u  弟弟揭露了哥哥,避免更多無辜       
l   思考正義時
n   我們到底只是單純的個人
n   還是立基於社會脈絡的個人
u  因此,思考社會問題時
l   還要思考自己所處的角度
n   但是這種加入道德、良善意涵的爭議
u  如何透過討論、辯論的方式能夠進行
l   這是當前公共辯論必須顧及的
l   @換言之,Sandel在這一章中,首先從類似外省人或國民黨政府是否應為二二八道歉,這樣問題出發。
n   他認為,從自由主義的個人觀點來說,個人沒有作的事情,為何要負責。完全搭不上邊。所以,不認為這筆帳,應該算到後代。
n   但是,從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的觀點,他認為,人都是活在具體的社會脈絡之中,我們之所以會有任何價值觀與想法,都是從我們的身分角色出發。然後,像說故事的人一樣,述說著自己的歷史、現在與未來。這才是一個真正人的面貌。
u  因此,Sandel似乎認為,從此觀點,我們與過往的群體是不能切割的。但是,是否因此我們就背負著「原罪」。我覺得這裡有點奇怪。
l   譬如,我承認我的處境,立基於歷史情境之中,立基於具體脈絡,可是這就表示我要為過去人的過錯道歉嗎?
n   更何況,我到底是屬於哪一個群體?譬如,我們可以歸類為當時是「官殺民」的「官」或「外省權貴」或「執政集團」、或「外省」。其實可以有不同的群體。
n   第二,為何因此就要自認為負責。只說有這樣的歷史傳承,但不表示,有這樣的歷史責任。這裡的連結還是有點弱。





第十章 從美得到共善/重建公民意識

l   傳統上,自由主義不涉及宗教、道德論述
n   但是,Sandel認為這種論述會無力,一點也不能打動人
n   同時,也會沒有辦法真正進入討論核心
l   他舉歐巴馬與甘迺迪的演說對比,甘迺迪刻意隱藏自己天主教徒身分,因為美國主流是基督教徒,因此刻意區分宗教與政治的距離
l   歐巴馬起初也謹守政教分離的態度
n   但後來改為不諱言宗教理念對於政治影響的觀點
u  歐巴馬:「如果我們真正希望把話說進人民心坎,用能夠引起關心的方式傳遞我們的希望和價值,那我們開明派就不能放棄宗教論述」
l   Sandle認為這裡有一個值得借鏡的想法
n   也就是不能如自由主義只要考量正當權利而已
u  不管道德目的
l   這是不夠的   
n   仍然是爭議不斷
l   他認為應該要討論事務的目的
n   這些可以透過彼此的討論、說服
u  譬如:
l   墮胎與幹細胞
n   其實,直指問題的核心
u  就是「何時算是人」
l   這是宗教問題
l   同性婚姻問題
n   最終要問的是
u  婚姻的目的是什麼?推崇什麼美德
l   最後Sandel提出自己的正義觀
n   一、公民精神犧牲、服務
u  喚起公共意識
n   二、市場的道德限制
u  市場能夠交換的東西是有限制的
n   三、貧富差距會傷害社會團結
n   四、公民對話試著討論彼此的宗教、道德觀,這些是無從迴避的。

這本書還有夾雜思想家的一些小故事,非常有趣。包括,邊沁讓人將自己的遺體作為標本,供人瞻仰,而且,還要參加大學會議,結果還有人偷走頭顱,後來歸還。真是,太扯了。以及康德家境不佳,每週要上二十門課,無所不包,57歲寫出第一本重要著作。可見,我們不能以授課繁重為由,康德確實是典範。